所谓野雪,是指雪山、高海拔雪地的非机压雪道,但目前这种雪道在国内并不多见。所以,本期毅道体育将同大家分享一位资深滑雪爱好者在四川省西部山脉中带来的不一样的野雪体验。
『 何 浪 』
重度滑雪爱好者,登山滑雪资深玩家。
前清华登山队队长,阿尔卑斯式攀登高手。
UTMB,UTMF,TGC,PTL等多场国外超长距离越野赛完赛选手。
『4568米的登山滑雪尝试』
4月2日一早,我驱车从成都出发。9点多到达巴郎山隧道的入口。不进隧道,继续向垭口方向驱车1公里左右,在公路拐弯处的道班房前停车。现在在我眼前的,就是好几年前我就看好的一个可以登山滑雪的山头。
▷在公路上看4568峰和AT路线
整理好背包,拧上雪崩气瓶,穿上雪鞋,背上雪板,上山。起点公路海拔大约3900米,沿着明显的牛道在草坡上斜切到4050米,就进入白茫茫一片的雪世界了。我的面前矗立着两座山头,左边的略缓,右边的更陡。我选择了左边这座,一个人在山上还是求稳为主。
▷进入白茫茫一片的野雪世界
粘上止滑带,我开始踩着雪板爬坡。我带了一对单支仅重720克的滑雪登山比赛板,配上99克的tech固定器,踩在脚下如无物一般。但是高海拔已经展示出它的威力,由于完全没有经过海拔适应,我爬升地很慢。越往上走坡度越陡,我的行进路线也从直上转变成了连续的之字形。
前方不远就是连接两座山头的垭口了,从垭口到到山顶只有不到100米高差。不过这时我已经感到高反比较厉害。我找了一块露出的石头坐着思考了十分钟——决定还是下撤吧,这里海拔大约是4450米。
▷从下撤点看下方的雪坡
下滑比我预想的顺畅一些。68毫米的板腰确实稳定性很差,但在坡度很陡需要跳着换刃的时候,这超轻量的雪板反而显出了优势。当然还是摔了两下,要不然实在对不起这漫山的野雪。谁叫你非要用比赛的装备来滑野雪!
收工回到车里。我本来想驱车翻过垭口去四姑娘山,顺路看看其他山头的雪况。奈何公路上雪太深,底盘低了开不过去。只好向下驶过巴郎山隧道,直接前往四姑娘山镇。
当晚早早地躺上床了睡觉,但是高反依然磨人。今天直接从500米搞到4500米的地方还剧烈运动,身体明显很抗拒。折腾到后半夜才感觉心跳逐渐平稳下来。
『4836米的登山滑雪尝试』
4月3日我早早地起床了。尽管只睡着了一小会,但是身体已经恢复到了不错的状态。接下来一整天都没感到任何高反症状。今天的目标是巴郎山垭口西侧一个4836米的山头。去年春天我在去双桥沟寻找野雪的路上,就观察到了这座山非常适合登山滑雪。
▷4836峰和我所选择的AT路线
从镇上开车到山脚下不到半小时。起点在公路上海拔4150米,往上走几分钟后就进入一条雪槽。我直接就开始skinning,但是肉眼明显低估了雪槽坡度,止滑带很快就开始打滑。于是我只好卸下板子,切换成bootpacking。
爬完雪槽,面前是片广袤的雪原。左前方就是4836峰,右前是另外一座稍矮一点的山。在这两座山头的另一侧,依然是一片雪域。这里完全可以设计出一条包含多个上升下降的完美的touring路线。
▷雪原和右侧一座约4700米高的山头
一个人静静地走在这雪原里,背后是幺妹峰、婆缪和日月宝镜,头顶成群的秃鹫飞过,脚下还不时有动物的足迹——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缓坡走完,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从4836峰正面的雪坡直上,坡度陡且雪很松软;二是先切上左侧的山脊,再沿着山脊登顶。我选择了后者,至少山脊的坡度看着要亲切一些。
▷以伟大的幺妹峰为背景
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个好选择。切上山脊的雪坡同样很陡,而且等我爬到接近山脊的位置,却看到上面有连续的断崖不易通过。好吧那就到此为止,反正我此行主要是考察在这里登山滑雪的可行性,并没有以登顶为目标。
▷雪坡上动物的足迹
与昨天不一样的是,这座山的雪明显更加松软,靠近顶峰的陡坡上都是非常干爽的深粉。这让我的小细板有点不知所措,每一次转弯都会深深的陷进雪里,挣扎着才滑到下面的缓坡上。
缓坡上海拔更低温度略高,雪况沉降的更硬更稳定。但滑起来最爽的还是路线起点那段雪槽,雪不软不硬,坡度约刚好50%。每一次换刃都痛快淋漓。
▷一看这滑降曲线就知道滑的很费劲
回到公路才刚好下午1点。收好行李,驱车3小时就回到成都,完全没有错过老婆大人的生日宴——完美的两天登山滑雪之旅。
去哪儿登山滑雪
我是连续第二年春季在四姑娘山地区寻找野雪了。川西高原的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因此冬天并不是好的滑雪季节。但是进入三月以后,东南季风带来降水,高山上寒冷依旧,雪却终于开始积累起来。但是不是随便找个山头就可以开滑呢?当然不是!
►► 根据我多年在川西游荡的经验,春季在这里寻雪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时节:川西春雪的最佳时节是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一般来说这段时间雪的厚度不错,雪质也比较好。时节过早,雪太少,时节太晚,雪况太差。因此在出发之前持续关注天气情况很有必要。如果在半个月之内四川盆地里有两三次明显的降水过程,那上山滑到雪的概率会非常大。
2
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雪越好,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根据我这两年川西寻雪的经验,要稳定地找到可以滑的野雪,海拔需在4000米以上。当然,不排除在大雪天之后更低的海拔也可以滑雪的情况。
3
朝向:要找到适合滑雪的山坡,得认准北偏东的朝向。高山雪的最大杀手就是阳光。而朝北的山坡最有利于积雪,因为阳光只能斜斜的照在雪面上,融雪的功力大减。其次,朝东的山坡比朝西的山坡更能留住雪。东坡是上午被阳光直射,西坡是下午直射。下午气温要比上午高得多,会加剧阳光的融雪效果。
4
位置:除了最西南边的角落,四川的降水基本受制于东南季风。水汽都是从太平洋吹过来的。越往西走,幸存的水汽越少。因此,要寻雪就要往川西高原的东部边缘去找——大雪山脉,邛崃山脉,岷山山脉的主山脊以东,都是不错的选择。
5
交通:满足2、3、4项的山峰在四川西部数不胜数。但不是每一个都可以轻易到达。既然资源如此丰富,我们为什么不去滑那些开车就能到山脚的山呢。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会愿意背着硕大的背包走那老远的路。
►► 以上文的2、3、4、5为准则,借助Google地球的帮助,我们可以梳理出四川西部以下一些适合在春季滑野雪的地方(不包括半脊、那玛等已为人熟知的拥有永久冰川的山峰):
➔ 巴郎山:交通极为便利,距成都车程不到两个半小时。在垭口东侧有一大片4000-4500间的北向山坡,在垭口西侧还有几个更高的山头。这也是我这次寻雪的目标,而结果也是相当不错——你完全可以在www.moutain-forecast.com查到大雪预报之后的第二天出发,保证可以爽滑。
▷巴郎山上适合滑雪的区域
➔ 四姑娘山双桥沟:双桥沟全程公路贯通,交通方便,距成都三个半小时。美中不足的就是景区门票较贵。沟尾的红杉林以及沟中部的流沙坡沟都有着近千米高差的野雪。
▷双桥沟红杉林和流沙坡沟
▷2017年3月中旬我在双桥沟红杉林滑过的野雪
➔ 理县凉台沟:凉台沟的公路已经修到了沟尾,这里距成都车程四小时。沟尾的大梁弯位于数座5500米+山峰的阴影之下,雪季很长。根据www.wikiloc.org上的轨迹记录,曾有人六月份在这里滑到了野雪。这里的不好之处是雪崩风险偏大。
▷凉台沟大梁弯示意图,其背后就是双桥沟
➔ 折多山:在318国道折多山段的海拔3800米处,有几座4500-4700的山峰,呈半月形朝北偏东的方向围出一条山谷,这里应该有很好的野雪可能性。等雅康高速通车之后,折多山距成都也就是四小时车程。
▷折多山上有可能存着野雪的区域
此外,黑水的达古冰川、理县的毕棚沟沟尾垭口,也有很不错的野雪潜能。但这两处都已被开发为景区,要背着雪板进去恐怕不太容易。达古冰川景区已经把观光索道修到了海拔4800米处。如果能说服景区带着雪板上去,肯定可以滑的非常畅快。
风险提示
野雪有风险,滑山需谨慎。川西能滑上野雪的地方都位于超高海拔,更需要理性对待。在出发之前,请审视一下你是否做好了以下准备:
► 心理:有胆量但不蛮干,细致缜密。保持正确的心态,记住我们是去享受户外而不是和谁竞赛,才能保持长久的运动寿命。
► 经验:长期高海拔登山徒步的经验,知道怎样应对高山反应。了解所处山地的小气候特征。对于雪崩有基本的常识,能根据天气、雪况、地形判断雪崩风险的高低程度。
► 技巧:中等以上的滑雪技巧,在雪场各种坡度的雪道上都能轻松滑下,最好还能滑简单的蘑菇道。掌握最基本的上坡技术,至少要知道kick-turn是怎么回事。
► 体能:登山滑雪时,往往超过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爬坡,只有四分之一时间是在下滑。所以体能好坏是决定性因素。爬得更快更高,才能有更多的滑降机会。
► 装备:结伴出行,请准备好雪铲、探杆、雪崩信标。一个人上山的话,就背上雪崩气囊背包。生产厂商声称正确使用气囊背包可将雪崩时被埋的几率降低98%。这个数字或许有夸大,但是气囊确实是所有救援与自救手段中最最有效的一种。
作者 | 何浪 编辑 | 郭鸿博
Copyright © 2015~2024.毅道体育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60001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6号